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导读】正交胶合木之于建筑——《建筑技艺》2022年12期

37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4-09-07


   AT   2022 年 12 月刊   

正交胶合木之于建筑


对于技术,既不能轻视,也不必讴歌。审时度势的态度绝非是在进与退之间试图折衷的无奈,而是站在更高格局上的总揽,这是作为建筑技艺的一份应有的从容!我国有着传统木结构营造的悠久历史,但因现代建造的多种需求以及新型结构材料的出现,木材逐渐被取代。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可持续、绿色、节能减碳等概念的传播,新型工程木材及其木结构技术重新被认知,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正逐步展开。本期特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郭屹民和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建筑学系助理教授平辉作为客座主编就正交胶合木这种重木结构工程木材的特性、研究、应用及建筑学意义进行综合阐释


正交胶合木=CLT,这个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陌生的名字,却有着横贯技术与情感的能量。正交胶合木一方面保留着木材固有的亲近感、轻量化、节能性、加工性等方面的传统优点,同时又具有防火性、抗震性、均质性、不变形等现代化材料的特点。几乎全能的优异特性使得正交胶合木既可以围护空间,又能够承重抗震,同时又固碳环保、循环再生。由此,正交胶合木正迅速成为当今建筑材料中的“明星”也就无需惊讶了。


本期专辑呈现了来自于国内外正交胶合木在建筑设计、制造生产、法规建设等不同视角的发展情况,为我们从多维视角了解正交胶合木之于建筑设计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视野!



郭屹民(客座主编)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结构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



目  次


AT 对谈 

共话正交胶合木及其结构的可能性

探索新型木质材料CLT 的可能性

——日本建筑师 & 结构师的经验与思考


AT 观点

正交胶合木的性能和应用

/ 周金将 王艳 马艳秋 纪微

碳中和战略下正交胶合木技术对澳大利亚可持续建筑发展的作用及案例分析

/ 鲍鼎文 谈卓铧 陈锡 贾亦森 严鑫

对话:谈 CLT 在中国台湾与新加坡的发展现状

/ 王铭显 焦志维

由 CLT 想到的

/ 庄晓峻

正交胶合木在日本建筑中的应用

/ 坂田弘安 山崎義弘

当代正交胶合木建筑的结构与表层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 方泽儒 郭屹民

抽象与真实之间

——正交胶合木设计在教学中的探索

/ 曾兰淳 李志宇

日本 CLT 法规政策框架及其引进推广思路

/ 高小涵 平辉

竹中工务店对中高层木结构建筑的探索与展望

/ 花井厚周


建筑师说技艺

环境催生、结构塑形与场所精神

——南京江北新区青龙绿带、宝应高铁站人行桥设计

/ 张冰 戴航 王兴鸿

水平延伸的高层建筑

——京东集团西南总部大厦

/ 李民 郑珊珊



AT 对谈 




共话正交胶合木及其结构的可能性

郭屹民、平辉、庄晓峻、周金将、王铭显、焦志维、张准、鲍鼎文、高小涵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正交胶合木(CLT)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木材,在北美和欧洲国家的研发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那么,CLT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政策制定、工程实践,以及CLT特性下的应用潜能,如何发展适合于我国的当代木结构建筑,针对这些问题,本期特约客座主编郭屹民和平辉老师邀请来自设计事务所、高校、施工与生产企业的七位嘉宾亦是专题撰稿人,畅聊CLT及其结构的可能性,以期为双碳目标下的建设转型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探索新型木质材料CLT 的可能性——日本建筑师&结构师的经验与思考

平辉、高小涵、金箱温春、远藤谦一良、稻山正弘、秋吉浩气、原田真宏、蒲池健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CLT(正交胶合木)作为一种新型木质材料,在日本自2016年被相关规范承认可作为建筑承重结构材料使用,随后在许多建筑作品中得到了各种应用。本刊特别邀请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建筑学系平辉老师采访介绍6位日本建筑师和结构师在建筑作品中对CLT的试验性探索,就CLT的力学特性与结构形式的关系、CLT的综合性能与利用维度、CLT在今后的突破口三个方面,分23个主题进行梳理编排。通过对这些经验与思考的群像式呈现,对未来CLT的创新性利用、新材料技术与传统木结构文化的融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AT 观点



正交胶合木的性能和应用

周金将 王艳 马艳秋 纪微

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正交胶合木(CLT)因其在低碳节能、力学性能、工业化预制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外日益蓬勃发展,我国天然林资源相对匮乏,利用速生材发展CLT技术对建筑业实现“双碳”意义重大。在介绍CLT材料性能、工业化预制性能的基础上,列举其在中小型结构、空间结构、高层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及优势,展现CLT在多种场景的应用。


碳中和战略下正交胶合木技术对澳大利亚可持续建筑发展的作用及案例分析

鲍鼎文¹  谈卓铧¹ 陈锡¹ 贾亦森¹ 严鑫²

1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

2 清华大学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首先综述了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危机下,正交胶合木(CLT)技术的出现和性能优点为澳大利亚的碳中和战略开辟了新道路。进而通过对CLT制造的发展概况、优势及相关建筑案例的分析,说明该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前景和不同用途的可能性,以及对可持续建筑发展的作用、影响和潜力。


对话:谈CLT 在中国台湾与新加坡的发展现状

王铭显¹ 焦志维²

1 王铭显建筑师事务所

2 台湾森科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当代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流,传统现场浇筑的营建方式却成为污染的主因,因此近年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建筑工法响应低碳建筑。森科作为将CLT引进亚洲市场的领头羊,不仅以全台湾首栋CLT建筑打开当地人的视野,更将其在亚洲地区一步一步推广开来。此篇为建筑师王铭显与台湾森科总经理焦志维先生的对谈,分享森科在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区的实践经验。


由CLT 想到的

庄晓峻

上海思卡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CLT作为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材料,在欧美已经成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代名词。从材料技术的角度来解释CLT,并且详细说明CLT在现代重型木结构体系中的应用。同时结合我国木结构的现状,讨论以CLT为代表的现代木结构体系在国内发展的前景。


正交胶合木在日本建筑中的应用

坂田弘安¹ 山崎義弘²

1 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建筑学系

2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建筑研究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正交胶合木(CLT)是一种近年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关注的木结构材料。由于其能够制造大型板材,CLT 被应用于墙面、地板及其他板面。此外,CLT 不仅被应用于大型木结构建筑,也在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建筑中被使用。然而在地震高发的日本,材料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因此,通过介绍日本的CLT 建筑应用、特征、连接方法以及机械性能,展示CLT 建筑相关的结构性能表现与连接处细部构造的相关研究与开发。


当代正交胶合木建筑的结构与表层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方泽儒 郭屹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在“结构与表层一体化”这一趋势下,通过对新型建材正交胶合木(CLT)的92个建筑实例表皮的类型化研究,以平面和立面上CLT板材布置方式为基准,归纳总结并具体介绍其在外围护墙体上表层设计的8种构成方式。同时,通过与结构和形式相关的四类标准对构成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得到结构表层一体化的应用策略。


抽象与真实之间——正交胶合木设计在教学中的探索

曾兰淳 李志宇

Gensler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近年来,正交胶合木(CLT)在环境议题、建造技术与建筑设计中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建筑教学与实践领域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设计课程中有关CLT的教学内容为例,探讨了概念、空间与材料、结构结合的教学逻辑和设计思考,从CLT结构体系和材料表现的角度探索设计与技术的相互启发。


日本CLT法规政策框架及其引进推广思路

高小涵 平辉

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建筑学系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近现代以来日本木结构建筑的相关法规经历了限制、缓和到促进的一系列变化,现已进入中大型木结构推广的时代。其中,正交胶合木备受日本政府重视。从法规制定和支援政策两个方面论述其推广思路。经年增长的CLT建筑数量一方面显示出其普及路线的有效性,同时也暴露出标准过严、不完善,生产体系不稳定等问题,需要从实践积累、技术研发、法规修订等方面不断互动改进。

竹中工务店对中高层木结构建筑的探索与展望

花井厚周

株式会社竹中工务店木造木质建筑推进本部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鉴于以往灾害的经验教训,日本法律规范对中高层建筑防火性能的要求标准之高,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以木结构的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实例为基础,介绍竹中工务店为实现中高层木结构防火建筑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并讨论今后的挑战与机遇。


建筑师说技艺


环境催生、结构塑形与场所精神——南京江北新区青龙绿带、宝应高铁站人行桥设计

张冰¹ 戴航² 王兴鸿¹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土木方建筑工作室

2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通过三座人行桥的设计实践,展现环境催生与结构塑形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并从人对结构感知的角度出发,结合地域、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塑造优雅的人行桥结构形态,营造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从而提升城市节点价值,激发城市活力。


水平延伸的高层建筑——京东集团西南总部大厦

李民 郑珊珊

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页面

从建筑设计、交通流线、功能布局、结构设计、幕墙设计多方面介绍京东集团西南总部大厦项目的设计思想与实践策略,探索总部办公建筑在水平而非垂直方向的空间组织形态,致力于创造人性办公环境。


本期责任编辑:吴春花



点击上方↑杂志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END-

37万粉丝点击关注↓   

感谢看到最后,喜欢的话,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分享】您的支持对我们很重要!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_


_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T建筑技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